东南学术

访问量:597826
日访问量:201

  • 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证明方式的重大转变

    赵海立

    合法性是指人们对政治统治的认可与支持,它涉及到政治统治能否持久的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都十分注重合法性基础的构建与证明。合法性基础的构建与证明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进行。从纵的看,在传统社会,统治的合法性证明可以通过神启、血缘、宗教、世袭来进行,而在现代社会,民主则是合法性的唯一源泉。当然在社会过渡时期,也可以使用民主的临时替代物:经济绩效、意识形态培养、环境强调、承诺的诱感、个人魅力等来加强合法性。从横向看,合法性基础应建立在合利益性、合道德性、合法律性这三者之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上升为执政党并成功在中国大陆执政达55年,这说明党的合法性基础是牢固的。不过,这个基础是逐步得以加强的,它有赖于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及其理论为中共提供了合理的合法性证明方式,从而在合利益性证明、合道德性证明、合法律性证明、民主化证明、个人魅力证明、环境强调等方面促进了中共合法性证明方式的重大的转化。

    2004年04期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3 ]
  • 变动的社会与中国共产党权威的重塑

    游龙波

    中国共产党传统权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在缺陷,这种传统权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向法理型权威转变。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动,既给这种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为其提供了机遇,中国共产党应有重塑权威的紧迫感,并积极探索重塑权威的实现路径。

    2004年04期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6 ]
  • 专题研讨: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研究

    陈甬军

    2004年04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9 ]
  •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

    陈甬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走过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严格控制型城市化道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的多元城市化道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中国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模式、规律、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城市化趋势与城市化研究成果显示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进程规律、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都要求中国选择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格局,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2004年04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2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225 ]
  •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

    陈明森,李金顺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其特点是计划性强,速度快,但波动大,容易产生种种结构偏差。在新的时期,应该把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有机结合,促进中国城市化道路健康发展。

    2004年04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49 ]
  •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景普秋,陈甬军

    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入手,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进而得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速度、规模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规律,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并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阻力。

    2004年04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2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5 ] |[阅读次数:310 ]
  • 中国省区城镇化动力演进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和福建省比较分析为例

    陈爱贞

    本文在城镇化动力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和福建省城镇化道路及其动力演变进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个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条件和资源禀赋相近的省份,由于城镇化动力的生成和发展的不同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机制及其对各自城镇化水平及质量的影响机制,并得出对中国省区城镇化发展有益的一般结论。

    2004年04期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53 ]
  • 中国资源型地区城市化道路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景普秋,张复明

    本文从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城市化道路的三个基本要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含义;通过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化道路的形成与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山西省及资源型地区未来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发展方针。

    2004年04期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98 ]
  • 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依赖程度分析

    丁纪岗,伍装

    本文定量测算了二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弹性系数、我国GDP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依赖程度以及台港澳地区投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并分析了这些参数各自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继续扩大外资规模仍有很大空间的结论。

    2004年04期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0 ]
  • 有关退税新政的几点思考

    王志民

    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去年10月公布。出口退税新政短期内可能对出口有所影响,但整体上有利外贸与GDP之间的平衡,对宏观经济长远发展必然有利;它把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对解决外经贸发展中的其它问题及至最终实现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战略转为竞争优势战略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04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投机性冲击下的外汇储备短缺问题

    陈萦

    受到投机性冲击的国家,国际收支恶化,既缺乏内源性的外汇供给,又缺乏外部融资来源。外汇储备的供给和需求处于极端的不平衡状态,外汇储备短缺问题难以回避。近年来,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存量不断增长,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重视投机性冲击下的外汇储备短缺问题以及防范投机性冲击不容忽视。

    2004年04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0 ]
  • 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实证研究

    福建省社科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研究运用“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简略)”对近三年来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多方位的实证研究,并与全国其他25个省区进行比较,对福建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工作进行评价。

    2004年04期 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7 ]
  • 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

    叶文振

    本文分别利用一个多维的框架展示男女平等的内涵和解释男女平等的主要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我国男女平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对外的开放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意识、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和政府的性别政策。

    2004年04期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44 ]
  • 论国际法在我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作用

    宋杰

    国际法有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被动接受与主动接受。这两种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截然不同。国际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入发展中国家。当其被传入一个在文化传统上与欧洲迥然有异的国家时,建立在两种价值观上的世界秩序必然会产生冲突,其传入中国的情形即是如此。这种冲突构成了我国近代法制现代化的滥觞,作为历史的延续,它对我国今天的依法治国同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4年04期 10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3 ]
  • 对公民私有财产征收征用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以新宪法第十三条为基础

    陈明添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征收征用条款写入宪法,显示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依法治国的信念,有利于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其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主要针对新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征收征用问题的规定进行宏观分析。提出征收征用的性质上的定位,进而分析征收征用的对象前提条件以及补偿问题。

    2004年04期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0 ]
  • 文化与经济发展——福山的社会信任理论及其意义

    余章宝,卢凯旋

    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在其社会信任理论中进行了跨文化-经济的对比研究,认为文化与一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文化的差异会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他根据社会信任度区分为高信任度和低信任度的文化。具有较高信任度的国家或社会有着较高的社会资本从而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私营大企业,日本、美国和德国无疑是典型的代表;反之,信任度低的国家由于社会资本的相对匮乏而难以产生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中国、韩国、意大利和法国则被福山认为是这类文化的代表。

    2004年04期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38 ]
  • 论文化学学科理论之源

    叶志坚

    文化学作为一门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新兴科学,其显著特征就是综合性、跨学科。这一特征决定了它的学科产生走的是一条许多相关学科的不断融合之路。由此,它的理论之源就必须是多向度、多维的。本文通过寻根求源和细致考察,认为历史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构成了文化学的理论之源。

    2004年04期 12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8 ]
  • 飘零与孤悬中的挣扎——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对祖国文化的坚持

    黄平

    本文分析了日据台湾时期,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实行的文化同化政策;以及台湾地区的广大民众针对日本殖民者的文化同化而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分析了这种文化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人民所坚持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2004年04期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6 ]
  • 日据时期台湾籍民教育探微——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

    黄新宪

    日据时期的台湾籍民教育,是日据当局为福建、广东等地的台湾籍民举办的教育,是一种旨在使第二代籍民成为忠君爱国之日本臣民的教育,是日本在台湾实施殖民地教育的延伸。但是,这一目的最终并未达到。

    2004年04期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3 ]
  • “文学思潮”:关于概念、现象及方法

    席扬

    本文从有关“文学思潮”定义的辨析入手,着重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定义背后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展开对作为理论命题的“文学思潮”其定义方式、现象范畴和研究方法等问题的讨论。

    2004年04期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8 ]
  • 论文学史实践中的原生态把握与主观性追求

    温潘亚

    真实的文学史依赖于文学史家们对文学史存留物的理解来复现,所以,文学史便获得了第二重存在,即文学史实践。后人对文学史的种种诠释与复现的努力,必然表达着文学史家们的种种理解,在这种种“理解”之中,便形成了对文学史的“主观性”追求与原生态把握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史实践中所出现的对主观性过分张扬的倾向必然会丧失文学史的“史”的特性,同时也丧失文学史的“文学”性,从而陷入“主观性”的泥淖。如何走出“主观性”的迷雾,我认为关键是应坚持对文学史原生态的把握与追求。因为文学史实践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史学。

    2004年04期 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司马迁和鲁迅悲剧精神之比较论

    李福燕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和鲁迅的生活时间虽相距2000多年,但从他们的作品里读者却可以感受到两个伟人内在精神上的息息相通之处。在两个伟人的笔下曾经刻划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比较他们在写作时的相似之处,可以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对鲁迅写作上的影响以及鲁迅先生如何站在更高角度上对悲剧创作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

    2004年04期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