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597927
日访问量:82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巡礼

  • 福建農林大學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正>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始建于2011年,原名为"生态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2014年获批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兰思仁教授担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秋华教授担任研究基地主任。研究中心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依托,同时整合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教育学

    2015年02期 No.24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福建農林大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正>该中心依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省级重点学科,在首席专家郑传芳教授带领下,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紧紧围绕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的根本任务,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多学科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为宗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2015年02期 No.246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公共管理与社会建设

  • 祠堂与祖厝:“晋江精神”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渊源

    焦长权;周飞舟;王绍琛;庄家炽;

    文章通过对文化伦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讨论,分析了"晋江精神"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渊源,认为其的源头可追溯至"仁""义"为基本德性的儒家伦理,在历史基础上形成了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的行动原则,在现实层面上则表现为以祠堂、祖厝为载体的尊祖敬宗活动,这些活动背后蕴育着以合作、诚信、仁爱为中心的精神理念,并对晋江的经济成功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2015年02期 No.246 21-27+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0 ]
  • 福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朱冬亮;高杨;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海西核心区,福建省各地近年来以提升社会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创新基层社会"微治理"及打造两岸合作治理新模本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提升社会协同和参与治理的力度和水平,基本建立了社会"协同合作治理"的体制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

    2015年02期 No.246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4 ]
  • 民国时期乡村区域治理的特殊力量——以民间调解为例的解读

    谢冬慧;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法律治理的力量明显增强。然而,在广大乡村区域,古代的民间调解仍得以延续,成为当时乡村区域治理的特殊样态。其中,家族能人乃民间纠纷解决的自然人力资源,乡约习惯是民间纠纷处理的地方制度因素,二者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乡村区域治理的特殊力量,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是它的合理因素仍值得当下中国借鉴。

    2015年02期 No.246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网络交换中的权力:三维研究架构

    李艳春;刘军;

    本文比较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三大流派,进而基于权力依赖论和网络交换论分析交换过程中权力的来源、大小及均衡机制。这两个理论因忽视个体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而显得解释力不足。本文倡导基于行动者-关系-结构的三维架构研究权力,并用真实案例展示其应用。

    2015年02期 No.246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1 ]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宏观思考

    张侃;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蕴含的价值原则与空间理念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设文明新范式的基因库。在此视野之下,保护机制有了新的思路。一方面,激励、推动、引导社区民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由地方感到文化自觉,走向社区营造。另一方面,运用公共财政杠杆,循依法治国,明确职责,为历史文化保护建立法律保障,走出一条中国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的新路。

    2015年02期 No.246 4-1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8 ]
  • 生态保育、社区参与与产业开发——台湾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张先清;

    台湾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形成了较好的经验,突出表现在日渐重视处理生态保育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在遗产保护过程中注重引入生态保育视角,视之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共生条件。与此同时,积极培育社区居民对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意识,营造社区参与的保护模式,并积极开展"活化"遗产运动,开拓文化遗产的生活美学价值,以创意产业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赢效果。台湾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形成的这些良性模式,对于当前海峡西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具有直接有效的借鉴价值。

    2015年02期 No.246 15-20+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09 ]
  • 严复研究之检讨与前瞻

    薛菁;汪征鲁;

    严复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之新学是晚清新学的集大成者。严复逝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外学术界对其研究大致形成了三种类型,无论是属意严复思想的阶段性,即前期激进(先进)、后期保守(后退),还是关注严复思想的一贯性,都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所形成的不同社会语境与思维定势,对研究者所注重的内容与评价标准的规约和左右。应该说,这三种研究类型所得出的结论各有其合理性,亦取得了突出成果。然,就以后的研究而言,我们可以预见,上述三个严复研究类型或阶段必将在更高层面得到新的综合,或曰在新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惟其如此,我们对严复的认识庶几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2015年02期 No.246 56-6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0 ]
  • “自由”视域中的语言与性别——论严复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推动

    林怡;

    严复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他对涉及文化内核的价值观念如"自由"理念、语言问题、女性问题等的思考上,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深层思考,他的主张至今依然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正确方向,值得当下中国各界深思和力行。

    2015年02期 No.246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 严复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周红兵;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有自古希腊至孔德的久远背景。考察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包括将社会类比成生物体、视社会有机体为"超有机体"以及此有机体与生物界有着同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严复也从不同方面接受了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的这三个方面,同时,针对近代中国现实,严复形成了以民德、民智、民力为核心的救国方案。但特殊的近代国情,使严复并未走向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中存在的极端的个人主义。

    2015年02期 No.24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7 ]
  • 投资依赖、产能过剩与地方债务风险——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

    张前程;杨光;

    投资依赖、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三者之间实际上深刻关联。本文基于马克思经济学思想剖析投资依赖的形成机制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由于投资依赖型经济容易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产能过剩也就无可避免,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模式下,产能过剩又会累积地方债务风险。无论产能过剩,还是地方债务风险,都会给中国带来巨大隐患,甚至形成越来越大的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裂,经济就会掉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因此,需要剔除隐患,化解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风险。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可以找到化解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根本性措施。

    2015年02期 No.246 81-89+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0 ]
  • 主体功能区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匡正

    曹前满;

    当前我国结构问题源自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不协调,根本原因在竞争性行政分权体制下,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功能分区化,功能区又趋向行政区化,构成地域开发利益属地化与行政主体利益均衡化的紧张。主体功能区构建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结构转型匡正,而当前,对主体功能区逻辑基点的认识存在误区,使得理论探索和实践推进陷入死角。通过地方利益与行政体制、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功能分工以及地域分工与系统结构的内在关系梳理,发现主体功能区建设应有统一的价值取向生态约束机制,摆脱福利视角的补偿与发展权争议,引导地域居民走由市场决定的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的路径,从区域视角将地域利益整合到经济社会的系统结构之中。

    2015年02期 No.246 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6 ]
  • 韩国产业发展政策适变及对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启示

    黄启才;

    半个多世纪以来,韩国经济保持着年平均8%的增长速度,韩国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典范。韩国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韩国政府的角色及其产业经济政策的成功适变。作为近邻,韩国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并迅速跻身于发达国家俱乐部,韩国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2015年02期 No.246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5 ]
  •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竞争力动态评价比较研究

    林寿富;

    区域合作与发展是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基础、市场规模、外向型经济、财政金融、居民收入5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3年泛珠三角各省区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综合比较和分析了各省区经济竞争力的差距和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就推动泛珠三角各省区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互动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5年02期 No.246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2 ]
  • 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出结构关系实证研究——以福建省数据为依据

    梁新潮;胡志勇;林舒晨;

    近年来,财政分权倍受学界关注。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出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目前的研究都是使用全国范围和省级层面数据,由于区域性差异的存在,这些研究的结论不能很好地为地市级政府决策提供直接依据。笔者采用福建省地市级的数据对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出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工业化程度、政府竞争强度、人均GDP对政府生产性支出份额有显著的正影响;财政分权度与其他变量对消费性支出份额的影响不显著;财政分权度、政府竞争强度、工业化程度对政府支出结构偏差有显著的正影响。

    2015年02期 No.246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4 ]
  • 闽商研究:缘起、领域与展望

    郑淑蓉;吕庆华;

    闽商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早且延续至今,并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商人群体。开展闽商研究,既是区域性课题,又是全国性课题。闽商研究缘起于研究意义、闽商成就、省政府的支持和学术机构的活跃。目前学术界的闽商研究主要集中在闽商历史、闽商文化、闽商精神、闽商商群、闽商人物、闽商企业、市舶司制度、闽商模式、与其他商帮比较、"海西"建设等十个领域。闽商后续研究需要继续以史料事实为基础,开辟基于国际视野多维度研究的新思路。一是建设闽商研究机构,壮大闽商研究队伍;二是挖掘闽商研究史料,拓宽闽商研究视野;三是丰富闽商研究内容,活用闽商研究方法。

    2015年02期 No.246 12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 集成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模式研究

    吴秋明;陈捷娜;

    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化,是产业集群功能的基础和保障。从集成力场视角看,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模式研究与设计,就是科学地建立起产业集群场元、场核、场线、场系、场能、场界等要素之间的系统逻辑关系,以集群整体(∑Qi(i=1,2,……N)——代表N个企业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的质量)的力量来赢得市场的竞争。本文基于集成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化的动因,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组织模式研究现状及国内三个典型产业集群组织模式进行了简要述评,提出构建产业集群协会,以此为载体,实现集群组织结构化,并对产业集群协会工作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产业集群协会的组织结构图,对具体职能部门进行了职责界定。

    2015年02期 No.246 13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毛竹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与制度安排——基于福建省林区466户农户数据

    陈潜;彭婵娟;刘伟平;

    基于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建阳市,龙岩市连城县、上杭县,三明市尤溪县等毛竹种植重点县(市)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对福建省毛竹生产要素配置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福建省毛竹生产的技术效率为0.387,纯技术效率为0.788,规模效率为0.489。毛竹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整体较低,纯技术效率更接近于效率前沿面,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无效。第二阶段SFA回归模型说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农户毛竹生产中的投入松弛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地提高毛竹生产效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2015年02期 No.246 1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3 ]
  • 挤出效应视阈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果分析

    郑旭辉;王小莲;宁满秀;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下同)以期改善老年人的福利状况。然而,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为家庭内部代际支持关系的改变、挤出(或挤入)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转移而得以削弱(或加强)。文章基于"养老动机-挤出效应-收入再分配"的逻辑思路,从挤出效应的角度对新农保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述。研究认为,挤出效应存在与否及其程度大小的测度有助于科学理解和洞察家庭养老过程中亲子代际支持的潜在动机与行为本质,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新农保制度收入再分配的效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转移支付制度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效果评价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2015年02期 No.246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3 ]
  • 政府信任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的农户参保行为研究

    侯志阳;

    2013年对福建省南安市10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农保政策执行中农民参保率离全覆盖还有一定距离,缴费水平较低。政府信任对农民的参保选择有较大影响。本文构建模型,对政府信任对农民参保行为影响进行实行研究。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下,政府信任程度越高,农民参保的可能性越高、选择较高缴费档次的可能性也越高。应通过增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新农保经办部门和新农保资金补贴发放的信任,提高农民的参保率和参保水平。

    2015年02期 No.246 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6 ]
  • 云创新模式的动因、特征及应用研究

    王洪生;张玉明;

    创新缔造了人类社会进步,驱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变迁,创新的模式在不断优化调整,由于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创新资源的更加丰富,尤其是伴随IT与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社会价值观、创新观念的转变,云创新模式应势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它具有开发性和民主性、低风险和多元收益、低成本与高效率、边界模糊与价值多元等独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云创新模式在政务法规、公益服务、研究开发、商业模式、营销与服务创新等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组织应用云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5年02期 No.246 16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6 ]
  • 刑事冤假错案防范与纠正机制构建研究——以平反昭雪的冤假错案为例

    蔡嘉源;徐武;唐福乐;

    近年各地平反一批冤假错案,靠的是"亡者归来"、"死者复活"或"真凶浮现"等机率极低的偶然因素,表明司法有效防范与纠正冤假错案的机制尚属缺失或不健全,亟待构建。发生刑事冤假错案系"有罪推定"思维尚未完全根除,"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宁纵勿枉"、"重证据、轻口供"等现代司法理念尚未牢固确立,而"破案率"、"起诉率"等"破案GDP"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冤假错案发生概率较大。本文从分析若干已获平反的标志性案例,探寻造成冤假错案的制度性障碍及程序、规则的缺陷与漏洞,进而对相关关键领域清除障碍与制度上的建设提出建议,以冀形成有效防范与纠正冤假错案的机制。

    2015年02期 No.246 17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4 ]
  • “法的价值理念”的主体间性向度——法律信仰何以可能

    潘丽萍;

    "法的价值理念"是深藏于主体内心的关于法的理想图景的追求与信仰,不仅显示了人类对于自身、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代表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体验程度和判断能力。在国家的法治发展进程中,法的价值理念统领整个法的根本观念,具有超越和目标指向的意义。"人"作为"法的价值理念"的逻辑衍生主体,是主体间性的主体。主体间性在超越和扬弃主客二分的主体论的方法论基础上,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共识性,而这正是法律信仰何以可能的基础。

    2015年02期 No.246 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9 ]
  •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理性的反思

    钟桂荣;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三个重要特点:社会本位、父权至上、男权主义的产生原因与社会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仅仅运用现代法学的权利义务观念对它们的价值做出评价,失之于偏颇。如果从历史发展大局观来看待这些传统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以上三个特点,与中国的大一统国家形态紧密结合,极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发展状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尽管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形态有了重大变化,但社会大众的许多思维习惯与文化特点依然保存下来,有鉴于此,传统文化与制度中的很多精华成分依然值得我们在理论上思考与在制度上借鉴。

    2015年02期 No.246 19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非处理性行政行为保障环境公共利益研究

    陈明义;邹雄;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意识不断提升,非处理性行政行为被广泛运用于环境公共利益保护行政管理中。本文在对非处理性行政行为和环境公共利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以非处理性行政行为保障环境公共利益的可行性,并提出非处理性行政行为保障环境公共利益的具体方式。

    2015年02期 No.246 199-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7 ]
  • 数码浪漫主义三重解

    黄鸣奋;

    数码浪漫主义既是反映数字化生存之情趣的生活态度,又是体现数码艺术家灵想独辟的艺术范畴,同时还是凝聚数码革命社会影响的科学理念。

    2015年02期 No.246 205-212+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从误读到正解:1980年代电影“文学性”论争的再考察

    齐伟;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界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掀起"电影与戏剧"和"电影与文学"的大讨论,告别"戏剧"与"文学"回归"电影"本体,为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影像美学"探索铺平道路。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电影的"戏剧性"和"文学性"问题再次成为羁绊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历史的吊诡促使本文重返1980年代,以中国电影界爆发的持续数年的"文学性"论争为核心,审视新时期初期中国电影观念扬弃、转换背后潜在的历史和文化逻辑。

    2015年02期 No.246 21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1 ]
  • 拍客视频:从“影像启蒙”到“一地鸡毛”

    王桂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新纪录运动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视频拍客,他们张扬个体主义,倡导独立意识,表现出一定的启蒙特质。到了本世纪初,随着消费主义的勃兴和网络以及移动新媒体的兴起,第一代拍客视频渐趋没落,代之而起的是第二代拍客视频。第二代视频拍客以网络新媒体为依托,更多的从个人主义出发,自然主义式地记录庸常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记录使拍客视频从"影像启蒙"走向了"一地鸡毛"。

    2015年02期 No.246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巴克礼《厦门话字典补编》音系研究

    马重奇;

    近年来,笔者发现了90年前英国传教士巴克礼编撰的辞书《厦门话字典补编》,本文着重整理研究其方言音系,考证其所反映的是19世纪末叶福建厦门方言音系。

    2015年02期 No.246 22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6 ]
  • 《刘知远诸宫调》用韵与《中原音韵》比较研究

    朱鸿;陈鸿儒;

    《刘知远诸宫调》是金代北方的民间作品。本文把《刘知远诸宫调》残存的86首乐曲的押韵韵段比较《中原音韵》,总结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并证以闽语,认为《刘知远诸宫调》所反映的金代北方某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代中原语音所固有的。根据《刘知远诸宫调》所反映的金代中原语音与《中原音韵》的差别推断,《中原音韵》主要是周德清参考部分北曲用韵以已见规范曲韵的韵书,规范不乏周氏的主观臆断,也明显受到前代诗文押韵的影响。

    2015年02期 No.246 239-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