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597044
日访问量:25

新时代新思想研究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郝立新;周康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标志性理论成果,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一是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二是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达到新的认识高度;三是扩大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力,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018年01期 No.263 1-9+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6 ]
  •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任洁;

    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国际秩序变化,从根本上要求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变革。"一国独霸""几方共治"的治理模式既有悖全球治理的本义,也落后于全球治理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此提出。中国位居世界前列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变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为全球治理贡献方案的主观意愿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先由中国提出。中国通过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8年01期 No.263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94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四大主体建构

    沈江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形态及其实践并最终必须依赖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践行和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赖于四大主体的建构:指导思想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支撑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践依靠主体——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文化自信建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形成合力,共同塑造有中国气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18年01期 No.263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99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薛秀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形塑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前进的重要文化动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走自己的路,整合凝聚展示传播中国价值,持续创新、不断发展的独特优势。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立足中国现代生活,并在与世界多元文化更为广泛深入地交流对话、学习互鉴中,才能真正发挥这一优势,进而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2018年01期 No.26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5 ]

公共管理与社会建设

  • 从规则治理、文化治理走向价值治理——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

    张金凤;李勇华;

    一个新的统治政权为构建社会秩序维护阶级统治,一般采取梯次演进的三种治理方式,呈现出三种治理型态:强制性的规则治理,愉众性的文化治理,德化性的价值(观)治理。三型态的划分是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也经历了这样三种治理型态。从"撤社建乡"之初的"村规民约"的治理,到后来的"公共文化(体)"的治理,再到新世纪各地纷纷打造村级文化礼堂,力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场域和培育基地,标志着基层社会治理进入价值治理的新阶段。

    2018年01期 No.263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85 ]
  •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

    徐旖瑶;朱仁显;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使命是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其公共责任包括履行委托代理的法律责任,代理公共权力的管理责任,实现公益最大化的职业道德责任。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面临连环复合性的公共责任困局,需实行"保障-激励-约束"三效合一的责任实现机制。

    2018年01期 No.263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5 ]
  • 主体多元性视阈下自媒体的多重叙事

    孟燕华;高飞乐;

    十多年来,自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广大民众更加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提供了便捷与可能。如今,自媒体已经从最初纯个人的自我表达形式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公众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传播媒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自媒体所表达的信息不再完全反映发布者个人的"欲望",更多地成为受众"欲望"的集中展示。这样一种信息发布者与信息受众之间多重"欲望"相互挤压、彼此撞击的状况,型构了虚拟网络奇特的"褶皱空间"。在这样的褶皱空间内,自媒体的信息流动呈现出多元主体之间富有张力的多重叙事。

    2018年01期 No.263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2 ]

  • 解开“亚当·斯密问题”和“卡尔·马克思问题”的钥匙——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的第四个理论驿站

    冯景源;

    唯物史观为什么要制定,是怎么制定的?这是涉及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重要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解存在着困惑:一是来自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理论中唯物史观是从辩证唯物主义里边"推广"出来的,唯物史观的"唯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意义?二是我们现在实行的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是"姓社"还是"姓资"?三是唯物史观的制定同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有关,可在这一有关的关系中,中外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两个"问题":"亚当·斯密问题"和"卡尔·马克思问题"。前一个"问题"涉及"看不见的手",即我国一些学者说的市场经济的性质问题;后一个"问题"涉及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问题。唯物史观理论的最初制定,既涉及市场经济性质问题,又涉及唯物史观科学地位问题。本文旨在阐明唯物史观最初制定的研究及其现代意义。

    2018年01期 No.263 33-46+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9 ]
  • 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及其思想史效应

    刘荣军;

    在经历了英国人对市民社会经济之维和法国人对市民社会政治之维的探讨而获得了裂变式发展后,近代市民社会理论又经历了从卢梭、弗格森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的三次聚变式发展,并在对自由主义的"个人原则"的反思中引导人们走上了对"社会原则"的"重新发现"之路。马克思则通过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为科学回答"人的个体性、私利性和特殊性能否以及如何上升为社会的公共性、公益性和普遍性"这一现代社会发展的总问题提出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解决思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重温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以及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继承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效应和现实意义。

    2018年01期 No.263 4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0 ]
  • 早期台湾史与中国大陆关系的重新审视

    陈支平;

    关于早期台湾史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我们坚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与论说,然而作为以追求历史真实性为宗旨的历史学界来讲,光有这个立场与论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有责任和义务寻求出尽可能多的论据,来充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这一历史命题论说。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列岛的考古发现一直未能引起大陆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这些考古发现足以证实早期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紧密关系,是任何一个域外地区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利用这些考古资料,对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早期台湾与中国海洋史的关系,作一重新审视。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有坚实的证据了。

    2018年01期 No.263 63-7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0 ]
  • 槟榔、槟榔文化与闽台关系

    刘大可;

    槟榔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渗透到众多的文化领域,又因槟榔礼俗的普遍性、大众性、象征性、生活性、草根性等特征,催生了与槟榔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创作。伴随着闽粤民众移居台湾地区,闽粤民间的槟榔啖食方式与礼俗文化也传播到台湾。由此以槟榔为媒介形成的典型闽台物缘文化关系,正是闽台文化根与叶、源与流互动发展的生动展现。

    2018年01期 No.263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 公共产品(服务)市场化提供与中国式“交叉提供”

    邓力平;邓秋云;

    中国式"交叉提供"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产品提供的现实提炼,既体现初级阶段重要特征,又反映国体政体本质要求。本文运用中国式"交叉提供"中"私人部门可以参与部分公共产品提供"的观点,解释我国公共产品(服务)市场化提供中的两个实例(政府购买服务与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深化其认识,总结其本质,辨析其异同,为实践运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思路。

    2018年01期 No.263 105-11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2 ]
  • 公共价值理论视角下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短板与矫正路径

    陈少晖;陈冠南;

    以"人本"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公共价值管理范式与倡导"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服务型政府具有明显的的耦合性。因此,以公共价值管理为实践导向,能够为积极推进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优选路径。在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下,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矛盾不仅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和规模方面,而且在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方面也存在失灵与滞后的结构性短板。要有效矫正"供给整体不足"和"供给主体错位"的公共服务短板,应该借鉴公共价值管理的新型范式,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五位一体"的公共价值标准体系;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职能边界;确立公众的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机制。

    2018年01期 No.263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56 ]
  • 国家审计推进腐败治理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刘茜;许成安;

    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卓著,国家审计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对国家审计如何推进腐败治理提出了新挑战。文章在坚持"以审为谋,以计利事"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家审计推进国家腐败治理的路径体系,以期为相关政策落地及新形势下顺利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出对策。

    2018年01期 No.263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64 ]
  •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学习还是合作

    陈爱贞;李舜;刘承翊;

    国外技术的引进模仿为中国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使中国企业与产业的技术发展失去了自主性,造成产业低端化。而且随着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引进技术的难度与成本增大,因此,中国产业发展需要从引进模仿型向创新自主开发型的技术发展战略转变。本文在构建数理模型分析本土企业是选择自主学习还是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机理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国汽车与高铁行业为例,分析了本土企业从引进模仿到自主研发的战略转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2018年01期 No.263 12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61 ]
  • 不确定状态下的经济选择与风险的心理认知研究——基于百年文献的梳理

    孟勇;

    本文通过近百年的文献梳理,发现当今对经济选择研究的脉络,对于经济风险的理解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现代经济理论和计算工具的发展,经济选择及风险研究明显地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层层深入,由事实观察与归纳,到数理分析与演绎,再到心理分析与寻因,最后到寻找心理背后物质(大脑与神经传导)支撑以及分析神经传导与数据产生的关系,尤其是第四个阶段必将产生神经传导(包括大脑等)、外部刺激与数据之间关系的革命性认识,数理分析、心理分析与神经经济分析最终大一统。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困难在于实验技术尚不成熟,实验设备不够先进。研究的趋势启示我们,经济选择及风险研究离不开计算工具与试验设备的进步,得出经济选择及风险显性表示的是数据,但数据背后是人自身的神经系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博弈。今后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是,基于心理认知范式的不确定行为选择的(就像规范的理性选择模型)统一、精算和综合的模型仍在探索之中。

    2018年01期 No.263 14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非期望产出下中国省域能耗效率评估与提升路径

    陈星星;

    本文首先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从静态效率维度分析1990—2014年中国省域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其次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从动态生产率维度分析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为了比较分析节能减排对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效率和生产率两个维度,计算出不考虑节能减排因素的传统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和绿色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形趋势,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存在58%的提升空间。能源消耗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下降,推动中国能源消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率的提高,而中国能源行业的技术效率并未达到最优水平。考虑非期望产出时,无论是能源生产率还是能源效率都将有所降低,不考虑污染物排放会高估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

    2018年01期 No.263 151-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6 ]
  • 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确认制度的市场化改进

    王全兴;唐伟森;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巨大。面对应收账款付款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怠于确认账款的现状,我国采取行政化手段加以敦促,并取之以法制化手段予以强制。《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付款人须确认中小企业账款,同时也带来了不区分应收账款具体情况和付款人类型而统一要求确认账款、忽略市场利益导向机制等弊端。因此,完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制度,可从区分主体类型以不同方式引导债务人确认账款、增大融资服务平台资金供应量、进一步完善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和设置应收账款确认的前提条件等方面提升中小企业账款确认的市场化程度。

    2018年01期 No.263 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3 ]
  • 西方质疑“一带一路”的三维分析:心理·利益·体系

    王义桅;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既呈现无知与偏见,也有利益驱使、趋势担忧,反映出西方不习惯、不甘心中国领导世界,不认可、不看好中国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推广。概括起来,有三大质疑:一是对世界的质疑:未来几十年世界面临不确定性,质疑是对自身不确定性的转移。二是对中国的质疑:1)意图质疑:过剩产能倾销?中国改写国际规则?2)套路质疑:中国把国内那套带到国外?3)能力质疑:中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国外能否推广?4)结果质疑:中国主导?中国中心秩序?三是对"一带一路"本身的质疑,包括:1)性质质疑:"一带一路"是公共产品还是中国战略?2)路径质疑:开放透明?规则导向还是发展导向?能否坚持公平竞争?3)方式质疑:"一带一路"如何融资?能否坚持高标准,如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与现有机制什么关系?4)效应质疑:如何评估"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效应?如何处理地区领土争端?一国一策会否导致歧视性安排?5)有效性质疑:"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克服种种风险?6)后果质疑:"一带一路"是否制造债务危机?如何事先评估?本文从心理、利益、体系三个维度对此做了一一剖析,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2018年01期 No.263 167-17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71 ]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联盟机制研究

    王珍珍;甘雨娇;

    港口联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发展内容,已成为"一带一路"研究的热点。文章分别从政策沟通、经贸往来、利益分配、基础设施、信息共享、金融服务和产港城一体化七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联盟的运作机制,并以上海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汕头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海口港和三亚港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港口为例,从港港联盟、港航联盟、港铁联盟以及其他联盟合作模式分析当前港口联盟的实践探索,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联盟要进一步优化生态圈、加强港口资源整合、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创新联盟合作形式、完善联盟成员交流机制。

    2018年01期 No.263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1 ]
  •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南亚区域市场的投资环境与拓展对策

    王春丽;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南亚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虽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安全问题和政治风险,但市场整体潜力和投资机遇巨大。从"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企业要走进南亚区域市场进行投资合作,就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找准比较优势与需求,明确合作的重点领域;正视投资机遇与风险,有序开拓南亚区域市场;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区域经济合作基础;提升公共外交能力,化解一带一路非市场风险。

    2018年01期 No.263 18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3 ]
  • 读荀六记

    潘叔明;

    读《荀子》而作六篇学术随笔,从最为、言性、论礼、正名、辞赋、因势入手,提供对荀学的认知、态度和心得。

    2018年01期 No.263 19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十六世纪英国国族意识形态的建构:编年史与历史剧

    李时学;

    英格兰以其诸多内生性力量为动力,首先在欧洲建构了一种新的国族意识形态与地缘民族国家。在这些建构性的力量中,作为文化资本的英国编年史和历史剧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在十六世纪英国编年史与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之间的某种互文关系中,考察这两类文化产品生产与建构国族意识及民族国家实体的动力机制,以期发现其中文化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共谋与互动。

    2018年01期 No.263 220-230+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8 ]
  • 三种动物与“真的人”:《狂人日记》中的“莎士比亚”

    周云龙;马佳琦;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狮子、兔子和狐狸作为某种思想的隐喻,其知识资源可能来自莎士比亚的《考利欧雷诺斯》。在跨学科视野中将两个文本相互阐发,《考利欧雷诺斯》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打开一个进入《狂人日记》的叙事缺口。两个文本在故事与叙事上虽然遥相呼应,但《狂人日记》中的文言与白话,除了叙述上的转述效果,二者间并不真正存在对抗关系和任何秩序边界。"候补"者与狂人之间,共享着语言中暗隐的社会秩序构成。寻找"真的人"或"救救孩子",其实是叙事者以一种"新"语言重构现代中国文化新起点的渴念。《狂人日记》的叙事者半信半疑地允诺了一个可以产生"真的人"的政治起点和语言结构,而不似《考利欧雷诺斯》的叙事者,在符号层面坚定地"杀死"了马尔舍斯。

    2018年01期 No.263 23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夏志清《水浒传》“帮会道德”论之溯源与辨析

    李金梅;

    美国汉学家夏志清提出,《水浒传》中梁山集团奉行的是"帮会道德"。这一评论在国内外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夏志清"帮会道德"论的来源,学界仍未有探索,且缺乏对这一批评的反馈。夏志清"帮会道德"论实际上是在萨孟武的《水浒传》"流氓集团"观基础上,结合西方思想和文学批评,揭示《水浒传》的阴暗面:嗜杀和厌女,是一种带有一定文化偏见的跨文化解读。

    2018年01期 No.263 239-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