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访问量:635739
日访问量:123

  8月10日,福建省社科界2024年学术年会第二届群学乡村振兴论坛在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库坑村的寿宁群学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福建省社科联主办,寿宁群学书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承办,东南学术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江苏省社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东南学术杂志社副总编辑郑珊珊编审参加论坛并主持第一个发言环节。

 


  本次论坛的专家们集中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数字时代如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与治理创新。在数字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与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成为关键,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李友梅教授强调数字技术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通过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文化重塑,为全面振兴提供新机遇;江苏省社科院原院长宋林飞教授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数字化是实现振兴和治理创新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指出,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以下围村为例,探讨了新制度设计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的结合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动。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多位学者强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吉林大学邴正教授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分类推进并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安徽大学社会学院吴理财教授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以往单一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纠偏”和“调整”,它将乡村现代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轨道,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现代生活承载地。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则强调社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肖唐镖教授主张通过改革村治基础性资源体制,实现城乡资源自由流动与平等保障,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与繁荣。华东理工大学杨发祥教授则认为,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需突破体制限制,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产业振兴,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一些学者则强调文化因素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宁教授指出,乡村振兴需要正确处理算计与赋值的关系,既要发挥理性算计的效率优势,也要重视文化、价值等赋值因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周怡教授则以义乌小商阶层诉苦叙事的研究,反映了中国式成功伦理,并随着时代变迁赋予了鸡毛换糖新的象征意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动力和道德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向德平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出发,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主张以农民为主体,遵循人的逻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均衡发展。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胡洪斌教授分享了云南文化振兴的实践经验,认为文化振兴是云南逆城市化发展、政策效应实现和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多元化的路径,例如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建设等。这些路径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农民意愿,才能取得实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熊万胜教授指出,中国乡村发展并非简单的凋敝,而是呈现两极化趋势,未来乡村将面临人口流动、土地使用、公共服务等多重挑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田北海教授聚焦农村低保制度,分析了其中的瞄准偏差问题,并探讨了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其的改进效应。浙江农林大学鲁可荣教授以浙江省“千万工程”为例,分析了其在逆城市化、政策效应与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传承保护等措施,实现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显著成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胡荣教授探讨了当前农地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治理的影响。他呼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完善农地保护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寿宁群学书院创办人胡荣教授表示,群学乡村振兴论坛将继续举办下去,将其打造成一个学术品牌,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扩大寿宁和犀溪在全国的影响,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

上一篇:《东南学术》: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学术名刊

下一篇:《东南学术》2篇刊文被《新华文摘》同期全文转载